老年人容易有高血压、冠心病、老年痴呆等慢性疾病,疗养院在护理时会根据老人的个人体质提供相应的医疗治理和养老康复服务。接下来针对老人的各类疾病与大家分享巴中医养结合服务要遵循的要求,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一、高血压的护理
1.定义:高血压是指全身动脉血压高于正常。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是:
(1)正常血压(成人)收缩压12~18.6 kPa (90~140mmHg),舒张压8~12 kPa (60~90mmHg)。
(2)高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在21.3 kPa (160mmHg)以上,舒张压在12.6 kPa (95mmHg)以上。
(3)高血压是指不明原因的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肾及血管疾病。
2.临床表现:
(1)缓进型
病情进展缓慢,有头痛、头晕、失眠、心悸等。在早期,和将来对心、脑、肾的器质性损害。如左心衰竭、脑血管意外(痉挛、出血、血栓)、肾功能不全等。
(2)急进型
病情进展迅速,舒张压维持在17.3 kPa (130mmHg)以上,伴有脑、心、肾或血管功能障碍,常死于肾功能衰竭。
3.护理要点:
(1)休息
根据病情,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适当运动。心脑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必须卧床休息。
(2)饮食
适当控制钠盐的摄入量,限制在每天5克;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刺激性食物;肥胖的人应该控制饮食;禁烟酒。
(3)心理
了解患者的思想,使其对高血压有正确的认识,不仅要知道高血压的可治疗性和长期治疗,还要知道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性和可预防性,使患者消除后顾之忧,加强自我控制能力。
(4)遵医嘱服用降压药。
(5)注意病情的观察。如果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视物模糊、心悸、气短、肢体功能障碍等现象,要及时去医院治疗。通常每天测量一两次血压,以了解病情。同时要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
(6)适当运动,如太极拳、气功、散步等。
(7)定期门诊随访。
二、冠心病的护理要点
1.定义: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
2.临床表现
(1)心绞痛是心肌急性暂时性缺血缺氧所致。常由疲劳、情绪激动、寒冷、饱餐和吸烟诱发。典型表现为胸骨后窒息、收缩或挤压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及无名指。持续1~5分钟,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1~3分钟内缓解。发作时患者可能面色苍白,出冷汗。
(2)心肌梗死是持续严重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先兆发作前一周内突然出现心绞痛或疼痛频率和程度加重。
典型的疼痛类似心绞痛,但剧烈持久,可持续数小时以上。烦躁,出汗,服用硝酸甘油无效;常伴有休克、心力衰竭及各种心律失常;也可能有腹胀;心电图显示典型的坏死、损伤和缺血。
3.护理要点:
(1)休息
避免过度劳累,根据病情适当运动,以促进心脏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储备功能。心绞痛时休息;心肌梗死患者卧床休息...周,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第二周可以在自己的床上活动,第三周后没有并发症的可以下床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在室内慢慢行走。
(2)饮食
给予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少盐、低热量和适量蛋白质的食物,少食多餐,不要过饱。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食物。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清淡、易消化、半流质的饮食。
(3)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排便,以免腹内压急剧上升影响心脏功能。两天不排便者,给予润肠通便或泻药。心肌梗死患者禁忌不要大量保留灌肠。
(4)心理
患者常有恐惧、抑郁的心理反应,应给予心理支持,增加安全感。
(5)观察病情。
心绞痛的频率和程度,是否有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是否有其他并发症(栓塞、室壁瘤和死亡)。
(6)遵医嘱用药。
(7)避免疲劳、兴奋、饱腹、寒冷等诱发因素。
(8)随身携带保健盒。
(9)定期门诊随访。
三、慢性支气管炎护理要点
1.定义: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2.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或伴有炎症;是一个经常复发的慢性过程。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和呼吸衰竭。
3.护理要点:
(1)慢性支气管炎发热、呼吸困难患者需卧床休息。
(2)注意避免灰尘、烟雾和刺激性气体。房间应该温暖,空气不应该干燥。
(3)鼓励吃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补充体力消耗,保证水分摄入,利于痰液稀释和咳嗽。
(4)观察咳嗽的性质、时间及其与体位的关系,注意痰液的性质、气味和量。
(5)鼓励咳嗽(深吸气后咳嗽)和咳痰。痰液粘稠者,可用蒸汽吸入,超声雾化稀释痰液,轻拍背部促进排痰。(叩击法常采用“背对掌”叩击法,由外向内,由下而上,轻轻叩击。)必要时可用于体位引流。
(6)呼吸困难患者给予半平卧位,吸入氧气。
(7)观察并发症,如自发性气胸、肺心病、呼吸衰竭等。
(8)根据医嘱应用祛痰止咳药物和抗生素。
(9)指导肺气肿患者锻炼呼吸功能,训练腹式呼吸。
(10)提高身体抵御寒冷和疾病的能力,如户外活动、擦拭冷水等。吸烟习惯必须戒掉。
(11)定期用温水洗脚,并加入适量竹醋护脚液,更好地促进血液循环。提供阻力。
四、糖尿病护理要点
1.定义:胰岛素相对不足或不足导致代谢紊乱的内分泌疾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和自身免疫有关。
2.临床表现
有多吃、多喝、多尿、消瘦乏力(三多少)、血糖升高、尿糖试验阳性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酮症酸中毒,昏迷。感染、血管疾病(冠心病、肾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下肢动脉闭塞)、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炎)等。
3.护理要点:
(1)饮食
饮食控制和调节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目的减轻胰岛负担,促进胰岛功能恢复。饮食要根据病情、身高、体重、劳动强度、并发症等因素进行调整。在控制饮食的同时,要充分掌握患者的进食情况。
A.如果治疗饮食不足,可以添加三种水煮蔬菜和其他高纤维素食物来充饥。
B.治疗饮食如有剩余,联系医生,扣除降糖药用量。
C.如果想吃甜食,可以用木糖醇来调味。
D.要吃水果,必须从主食中扣除热量。
(2)休息
规律生活,充足睡眠,劳逸结合。有严重疾病和严重并发症的人必须卧床休息。休息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对大脑有保护抑制作用,有利于康复。
(3)皮肤和口腔护理
它可以预防感染。糖尿病高血糖和维生素B代谢紊乱会导致皮肤干燥瘙痒。所以要经常用温水擦洗。存在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对热感觉不敏感,易引起烧伤;口腔有异味,要加强口腔护理。
(4)衣服、鞋袜要宽松,防止脚趾坏疽。
(5)心理护理。
因为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患者容易出现的焦虑心理问题,所以需要仔细讲解病情,让患者知道疾病是可以控制的。可以展望先进的治疗方法,以增加治疗信心,获得合作,有利于疾病治疗。
(6)遵医嘱定期用药,观察不良反应。
(7)密切观察病情。
A.饭前或留尿前测量尿糖,定期测量血糖。
观察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症状,一旦出现及时就医。
观察并发症,如感染、肢体坏疽、白内障、冠心病等。
d .嘱患者随身携带疾病诊断卡,以免发生意外时及时就诊。定期门诊随访。
五、老年痴呆护理要点
1.定义:指发生在老年和老年前期的获得性和持续性精神障碍。
2.临床表现
记忆障碍、思维能力障碍、语言表达能力障碍、取向障碍都伴随着人格障碍、情绪反应控制障碍、社会交往能力障碍。常见的老年痴呆症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原发性,即大脑皮层的变性或萎缩。
(2)血管性,脑梗死后脑缺血导致功能减退。
3.护理要点:
(1)要重视情感交流,主动接近老人,多说一些亲切的话,做一些爱抚的动作,让老人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2)加强防护,防止事故发生。不要让老人单独出门。把写有姓名、地址和联系电话的安全卡放在口袋里或缝在衣服上。不要靠近危险物体,如刀片、火、药物等。
(3)合理安排日常生活由于老年人自理能力差,生活中需要体贴的照顾。
(4)避免各种负面心理刺激,鼓励大脑锻炼。
(5)遵医嘱用药可延缓老年痴呆的发展。
(6)对于卧床不起的老年人,应增加额外的床档,每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褥疮。应定期进行四肢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以上就是巴中医养结合服务的注意要点了,我司从事行业多年,具备经验丰富的护理团队以及医疗设备,中心设施齐全,给老人提供一个身心健康的疗养体验。